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97 章 097二更(第2页)

刘仁轨回道:“正是如此。”

这么一梳理,他们接下来的行动方向也就很明显了。

先和新罗一并准备好支援北上的人手和物资,预备在两个月内发兵响应。

同时留心倭国这边的动静,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以迎头一击。

至于百济境内的反叛军势力,那是最后瓮中捉鳖

的东西。

只是行军作战之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那昔日曾为百济王城的泗沘城,也可叫做扶苏山城,顾名思义,百济王宫是修建在扶苏山上的。

山中何止有王宫,还有与王室相关的寺庙等建筑,依靠着山形山势以及山下的半月城组成防守的一道道界限。

和中原的皇宫,哪怕是和那位处岐山之中的万年宫相比,这里的王宫都要显得寒酸得多,但想想这怎么也得算是异国风情,李清月本打算在抵达此地,将行李都给安顿妥当后,就在周边逛上一逛。

可还没等她出门,就见刘仁愿匆匆赶来,在脸上还残存着几分焦躁之色。

李清月当即让人将他给拦了下来,“发生了何事如此惊慌,百济叛军打来了?”

刘仁愿见拦住他的乃是那位意外到来的安定公主,也并没有要敷衍于她的意思,朝着她拱手作礼后回道:“若是那百济叛军来了,我还正好用公主和您老师带来的万余府兵,和他们在泗沘城下较量一番,免得他们总干些藏头露尾之事。”

李清月问:“那是怎么了?”

见刘仁轨已闻声自后头落脚的院落中走出,不必让他将事情交代两次,刘仁愿当即答道:“是新罗那边出事了。”

刘仁愿随后说道,这个出事倒不是说他们提前遭到了倭国那头的进攻,而是——

新罗的国王金春秋突然死了!①

新罗如今算是他们的盟军,其国王死了,自然得算是大事。

“就是在今年六月里过世的,消息稍微延后了一点传递到这头。”刘仁愿补充道。

他是嵎夷道行军子总管,也就是嵎夷道行军总管的副手,而这位嵎夷道行军总管,不是别人,正是新罗的皇储金法敏。

老新罗王一死……

“他不得不尽快主持起朝中局势,完成继位之后的种种人事调度。所以……”

“所以就像当年太宗皇帝病故后,征讨高丽的行动被迫搁置一样,新罗那边打算放弃与大唐作为盟军,一起北上征讨高丽?”李清月眉峰微动,狐疑问道。

突然听到这样的一句,刘仁愿越发可以确信,在他刚接到人的时候所感觉出的情况并没有错!

这位安定公主非但不是一个贸然前来此地“增长见识”的幼稚孩童,还是一位足够有眼界和判断力的人才。

起码,该当将她当做一个成年人来对待。

“他们有这个意思,就连原本驻扎在泗沘城中的新罗王室子弟和兵将都要一并撤离此地。”刘仁愿显然也对此多有不快,在语气中不难听出端倪,“当然,他们传递过来的消息里,没将话说得那样难听。”

在那位过世的新罗王金春秋前面执政的国王,乃是新罗女王真德,就是她一手促成了新罗和唐朝之间的联盟,甚至让行将继位的金法敏在唐朝领到了正三品太府卿的官职。

所以金法敏绝不可能违背先王的诏令,也绝不可能在唐军就驻扎在百济境

内的情况下贸然断绝联盟。

何况,他在这个联盟之中得到的好处也还不够。

“他来信之中是这样说的,说自己只是希望暂时撤回一部分他留在百济境内的亲卫,也希望大唐能多给他一段时间稳定国内的局势。但要我看,他可不完全是因为要稳定什么局势!”

刘仁愿这人有点匈奴血统,在接待李唐这边来人的时候还算态度温和,可对外之时就毫不掩饰自己的直率脾气了。

“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他们的想法。还不是因为熊津都督府长官被册封给了百济皇子,让那个金法敏觉得他们拿到的好处还不足够,想用消极怠工来换取我大唐对他们的优待。”

刘仁愿在心中暗啐了一口,真亏他们有这等好胃口。

偏偏现在正好遇上了老新罗王病故,金法敏以孝道和国内政局为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就算大唐明知道他在此举之中玩了点小心思,也没法立刻对他做出谴责。

他收敛起来了几分怒气,转头问道:“安定公主和刘长史觉得该当如何办?”

刘仁轨先开了口。

他在抵达了百济后,因已顺利通过了征兵的考验,便算是接任了熊津都督府长史的位置,刘仁愿对他的这个称呼并没有错。

现在他思量了一番此前和学生一起分析的三方优先级,也正是履行他这个职务的时候。

他老练地吩咐道:“一面将此事汇报给朝廷,告知于陛下。另一面……将此事北上送去给苏将军,让早已在北线的另一位新罗皇子回国施压,无论如何,必须确保高丽之战能够顺利推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