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章 扩展人脉(第2页)

国子监对于他这种考中进士如同探囊取物的年轻人,自然也是欢迎至极。

谁曾想,魏西平却在顺天府学训导张有为那里,吃了一个瘪,先是落选“青年诗会”,现在又没有参加“新春诗会”的资格,这让他如何不气?

6秀峰来自于登州府,其父亲6重阳现为登州水师参将。

6河出身于陕甘行省下设金城府,其家族属于当地富户,以经商为业,6河因出生地金城被一条黄河穿城而过,故得名。

钟栅、钟杰属于兄弟俩,来自于赣省临江府,乡下富农出身。

谢希平祖籍顺天府,其父谢京现为香河县尉。

刚一开始,魏西平等人都是看在张安世的面子上,抽出时间和周进、胡永见了一面。

他们虽然对顺天府学举办各种诗会很有意见,但丝毫不认为,就凭贾氏义学这两个毫无名气的年轻小伙,真能把张有为训导主持下的这次“新春诗会”比拼下去。

“这也太逆天了,简直都不敢想。”魏西平等人最初,便都是这般看法。

及至众人见面之后,经过周进一番阐述,众人才感觉,这件事情非常有利于积累士林之中的名望,可以说是大有可为。

周进说,“我也承认,顺天府学训导张有为系三甲进士出身,以他的人脉和号召力,由他出面主持顺天府学各种诗会,必然应者云集,拥趸者甚众。但并不等于说,我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周进分析道,“先,受制于经费和场地限制,顺天府学新春诗会满打满算,也就是三百人参加。但国子监、顺天府学和顺天府境内官办学校、私塾何止上百家,学生数量更是成千上万……”

魏西平突然打断周进道,“学生数量成千上万,也不可能都站在我们这边。我们所办的这一期《青年诗刊》,哪怕字体小一些,多印刷几页,也很难凑够一百个作者,跟人家三百人参与的新春诗会,还是没法比啊。”

周进笑道,“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凑够一百个作者?我们到时候广泛邀请国子监、顺天府学及各大官办学校、私塾的学生代表,共同来参加由《青年诗刊》召开的顺天府诗歌峰会暨期诗作终审会议,《青年诗刊》期将对此次峰会进行详细报到,并将所有出席者的名单一一罗列。敢问西平兄,印刷几百个名字,需要几页纸张?”

魏西平恍然大悟道,“还可以这样操作?”

“怎么不能这般操作?”周进反问道。

这时候,钟栅点头称赞道,“从理论上来讲,但凡名字出现在期《青年诗刊》杂志上的学生,必然是我们的坚定支持者。但我只是一个普通举人,西平兄虽然是应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但论在士林中的地位,仍然不能和张有为训导的三甲进士身份相提并论。我们何德何能,可以邀请这么多优秀学子,都来参加你所谓的‘顺天府诗歌峰会暨期诗作终审会议’?如果来不了这么多人,是不是就算满盘皆输了?”

“我自然有把握让他们都来。”周进胸有成竹地说道,“张有为训导为了让参与诗会的人都汇聚顺天府学,连美仙院的白秀丽姑娘都请到了。但据我所知,白秀丽姑娘作为广陵瘦马之中的招牌人物,虽然在北平城中也有一定名气,但也尚未跻身北平城中四大小仙女的行列。像环采阁的花想容,金香园的赵灵飞,兰桂坊的张圆圆,这些各大风月场所的头牌清倌人,都要比白秀丽知名得多。我们只要能请动其中一位,不愁这些年轻学子不来。”

“怎么请?”6秀峰盯着周进的眼睛说道,“我出一百两银子,都未必能见她们一面,你说请就请?这不是开玩笑吗?”

周进默不作声,只见他从口袋中掏出一只竹笛,轻声吹了起来。

笛声清脆悦耳,刚开始似乎感觉一般,但紧接着,在一种简洁明快的旋律之中,却出现了一种温柔飘渺、晶莹纯净的雪天意境。

在场诸人闭上眼睛,都不禁回想起了飘于伤心记忆中的某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沙沙落下,铺天盖地,漫无边际,淹没了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和不忍触碰的纯真。

许久过后,魏西平睁眼问道,“这是什么曲子?”

“这是《飘雪》。”周进笑道,“只要她们谁来,我这里还有数十流行神曲,可以无偿赠送给她三,让她在北平城中的风月界,再也没有人敢与其争锋。”

说罢,周进又先后吹奏了《一生有你》和《千千阙歌》这两只曲子的高潮部分。

魏西平等人时常也附庸风雅,听些戏剧小调,自然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周进吹出来的笛声只能说平常,但这旋律确实从未见过、如同天籁之音啊。

周进冷眼旁观,看到众人都沉浸在音乐旋律之中,不由暗中一笑,心想这也不枉了自己上一世在求学和工作当中,时常吹几笛子来解闷了。

许久过后,魏西平猛然站立了起来,他向周进拱手言道,“这位小兄弟,真是大才啊。如你所言,你手握数十原创神曲,必然会被各大风月场所的头牌姑娘,引以为入幕之宾,何必为了张有为训导的这个诗会,而大费周章呢?你这明显是……明显是吃力不讨好啊。”

魏西平的潜台词是这样的,你有这么多原创神曲,必然将传唱大江南北,也即将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至于顺天府学各种诗会,参加也好,不参加也罢,你的名声都必然要在他们之上,又何必和他们一般见识呢?

周进心想,我也是没有办法啊,我现在毫无自保之力,就像是一个抱着金元宝的三岁娃娃,行走在大街之上,现在又被荣宁二府所特意针对,我要不赶紧借着《青年诗刊》这个由头,结交你们这一帮国子监生员,又如何能在北平城中立足?

不过在表面上,周进却回答得掷地有声,“国子监是大周朝最高学府,是无数学子心目中的求学圣地。张训导因为一己私利,将顺天府学凌驾于国子监之上,我即便只是一个普通私塾学生,也心中不服。几支流行神曲算什么,只要能和顺天府学的各种诗会相提并论,我倾尽所有,在所不惜。”

说了这一通虚伪至极的场面话之后,周进继而谈到了他的办刊设想,“张有为训导的各种诗会,不过是一大帮人凑在一起,聊聊天,作作诗,轻松而惬意,但实际上娱乐大于创作,毫无营养。而我们的《青年诗刊》,肯定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诗歌理论主张,进行我们的诗歌形式探索,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收获,比之所谓诗会,要高明到不知哪里去。”

“我们在编辑期刊时,还可以向北平城中有名的商铺寻求赞助,以在刊物上刊出对方广告作为回报。有大笔广告资金作为支撑,我们便能有更多印数,甚至能做到面向顺天府学所有官办学校、民办书院、知名私塾免费放,必将持久扩大本刊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也将拿出一定版面,和相关学校、书院、私塾进行合作,专门刊对方学员的诗歌作品。对方则以一定资金以及提供场地便利作为回报。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合作对象越多,声势就越浩大,到时候盖过顺天府学各种诗会的风头,就必然不在话下。”

周进这一系列办刊设想,很快就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众人击掌为誓,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刊出《青年诗刊》第一期,向顺天府学各种诗会正式宣战。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