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五十五章 兄弟情(第1页)

许都西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人们来来往往,车马喧哗,街市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

宽阔的大道上充斥着各种声音,如鸟语、商贾的议论以及行人们的嚷嚷声。

西门外,已经有一支庞大的将士队伍整装待,他们是跟随曹丕和曹真一起去往雒阳的队伍。

曹丕一身威武的将军装束,气势凌人。曹真站在他的旁边,眉宇间透着坚毅。作为曹丕的得力助手,他与曹丕有着共同的使命感。

曹丕的眼神远望着前方,思绪万千,终于要离开雒阳,独自去执行一次曹操委派的重任。

虽然这是对他的处罚,但也是他的一次机会,他一定要把握住,在曹操面前好好表现。

曹彰和曹植都来相送曹彰,他们二人都身穿素净的衣袍。

百姓看到他们的时候,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望着几人,眼中满是敬佩和羡慕。

曹氏的几个公子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和赞美。

跟随曹彰和曹植而来的,还有他们各自的属臣杨修、徐庶和司马朗。

曹彰缓步走到曹丕的跟前,手里捧着当初他出征李傕的时候,曹丕送他的披风,递到了曹丕的面前:“兄长,这是当初你送我的披风,我就是披着他战胜了李傕。今日我把他送还给你,希望你披着它,在雒阳大展宏图!”

曹丕伸手接过曹彰手中的披风,直接披在了后背上:“好,我借着子文你得胜的喜气,也一定可以在雒阳做出一番成绩。你等着我回来!”

曹彰明白曹丕话里暗含的意思,微笑着点头:“放心,一定等你!”

曹植也走上前,恭敬地对曹丕说道:“兄长,一路保重!”

曹丕点了点头,和曹植深情拥抱,随后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

曹植却好像没有明白曹丕的意思,也只是傻傻地看着他。

“子建,当初子文出征的时候,你可是当场做了一诗。怎么,到我出远门,你就光说一句保重就完了?你这可是明显的厚此薄彼啊!”曹丕半开玩笑地开始挑着曹植的毛病。

曹植有些尴尬地回应道:“兄长,不是我厚此薄彼,实在是最近脑中空空,想不出合适的诗词来为你壮行。”

曹丕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悦,他并不认为以曹植的才学做不出诗词送自己,而是他根本不屑为自己这个“受罚”的人写诗。

曹植转向曹彰求助:“子文哥哥,子桓兄长怪我没有写诗为他壮行,可我现在真的想不出来。你可是月旦评的魁,求你帮我作一吧。”

曹彰显然没想到曹植会把这个难题抛给自己,他有些尴尬地说:“子建你做不出来,我仓促之间也……”

曹丕看着二人互相推脱的样子,心中更加不悦,只能强忍着没有作,摆手说道:“好了,不必纠结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也该出了。二位贤弟的心意,为兄已经知道了,就此别过。”……

曹丕看着二人互相推脱的样子,心中更加不悦,只能强忍着没有作,摆手说道:“好了,不必纠结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也该出了。二位贤弟的心意,为兄已经知道了,就此别过。”

曹彰看着曹丕失落的样子,忽然心中一动,开口说道:“兄长别慌,小弟突来灵感,就以这诗送给我们兄弟三人吧。”

曹丕显然没想到曹彰只是一念之间就想出了诗词,略带惊讶地看着他。

曹植也是充满了惊讶:“哦,子文哥哥你这么快就想出来了,快念来听听。”

曹彰用低沉的声音开始了念诵:“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诗的意境非常通俗明了:锅里面煮着豆子,然后把豆萁放在锅下面燃烧。等到豆子煮熟的时候,豆萁早已经烧成了灰烬。煮熟的豆子可以上酒席成为美味佳肴,而变成灰烬的豆萁则只能成为田地中的肥料。假如不是同一条根生出来的兄弟,又有谁甘心为兄弟去牺牲自己呢?

曹丕和曹植听完了曹彰的念诵,细细地回味诗中的含义,两人都忍不住脸色大变,两人都没想到曹彰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了这样一赞颂兄弟情的诗。

虽然全篇没有提到兄弟二字,却用煮豆燃豆萁生动地展现了兄弟间相互扶持的意境,绝对是一上乘佳作。

其实,这诗当然不是曹彰自己所写的,而是近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所作的《反七步诗》。

这诗出自郭沫若先生1943年创作的万字论文《论曹植》当中,生动地从相反角度回应了曹植那描写兄弟相残的传世诗作《七步诗》,将原本凄惨的情景变成了兄弟同心。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